11月14日,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华南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组织学院教师开展“企业案例工作坊”活动,陈明教授、何平教授、赖朝安副教授、苏越良副教授、汤旭东副教授、张平副教授、刘飞老师、徐晓晖老师及学生对安得智联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首次案例调研。本次调研以数字化供应链对企业转型的案例及能力建设为主题,依托安得智联在供应链解决方案中沉淀出的企业经验,共同研讨当今数字化供应链转型所带来的经济及社会价值。

合影

安得智联脱胎于美的家电制造业,积累了几十年的制造业供应链变革经验,更是承接了美的集团“智慧物流”的绿色战略变革落地。在安得智慧仓储科技中心,教师团队通过参观安得智联标杆性成品仓基地,了解仓储全流程自动化程度。而在安得VMI仓中,教师团队参观了安得智联在美的灯塔工厂多年实践得来的生产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是智能制造与数智物流深度融合的生产物流自动化标杆。

参观现场

随后,安得智联首席产品官林泰恩博士进行了数智供应链的主题分享。他从一颗螺丝钉的视角出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安得智联从生产物流到一盘货再到送装一体的“1+3”供应链服务模型。安得智联首席技术官羌磊博士以数智驱动的视角,分享了安得智联数字化能力场景。安得智联数字化产品平台支撑全渠道一盘货的流通效率提升,完整自研的库存网络规划智能平台更能帮助客户提升库存管理决策,数智驱动企业供应链转型。

林泰恩博士(左)、羌磊博士(右)作主题分享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老师们及华南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的团队成员们,就安得智联的两个分享主题展开了讨论。赖朝安与安得智联探讨了软件工程师、软件开发能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问题;何平主要提问了关于供应链链路长度与业务拓展的关系,以及“一盘货”与门店库存调节、消费者体验的服务效率等的问题;苏越良重点提问了如何解决复杂系统的稳定性、韧性、适应性等问题,以及如何进行风险管理;陈明就安得智联的客户价值和盈利模式与企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汤旭东对数智化后安得智联的成本计量模式变化,以及极端天气等气候变化风险对经营决策的影响提出了讨论;张平与企业明确了校企合作的具体互动内容;最后,刘飞对元宇宙与未来安得智联的应用和赋能模式提出了讨论。

学院老师展开讨论

随着双方调研交流走向深入,华南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和安得智联的“企业案例工作坊”合作已然开启了新篇章。接下来,“企业案例工作坊”还将深入研究安得智联在数智化转型、供应链赋能、制造物流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通过多次的面对面交流、走访调研和深度讨论,详细了解企业的运营策略、实施步骤和取得的成效,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展示中国企业在数字化供应链转型中的实践成果。这些教学案例还将投稿到国内外的知名案例库,为全国甚至全球的商学院师生提供研究学习的素材,展现中国企业的现代管理智慧。

案例是将实践问题理论化、系统化的重要载体,是将高水平研究、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是深挖实践“富矿”、讲好中国故事、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抓手。未来,华南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企业案例工作坊”将与更多中国优秀企业合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校企交流平台,为学院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提升案例教学的水平。同时,也将给学生们提供宝贵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企业运作的实际情况,并学习这些成功的实践经验。(图文/华南管理案例研究中心 徐晓晖 编辑/罗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