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和人塑造了城市的气质,商贸中心的历史以及独特的地域文化使得广州形成了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开放心态。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又得风气之先,发挥了自身市场化基因和创新勇气。如今,广州以科技创新拉动经济新版块的崛起,进一步吸引了来自全球的高端要素。
未来,广州的新经济之路又该如何前进?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整合中,广州将如何发挥自己独特的金融优势?人才培养又该如何与时俱进?在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科联共同主办的“大学与城市(二)—广州地区社科名家访谈”活动中,《南风窗》记者专访了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张卫国。
 
广州的“综合竞争力”
南风窗: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的广州,在经济、社会建设上取得了突出成果,国务院2016年的批复首次确立了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地位。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对城市的综合实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你认为广州何以站上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发展“风口”
张卫国:广州是华南的中心,也是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枢纽型网络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这座城市具备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发展的基础优势条件、集聚辐射能力、国际影响力和城市竞争力。首先是经济基础,广州拥有很强的综合实力水平。2017年,广州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5万亿元,同比增长7.0%,高于北京(6.7%)和上海(6.9%),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同时,广州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创新发展驱动战略,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占比更趋平衡,经济发展的活力更加释放。而且,还储备了一批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其次是治理基础,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最先感知到了营商环境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让企业感觉在这里经商宽松便捷、运行高效。还有城市潜力,广州在交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集合了海运、航空、高铁于一体。放大了集聚效应,加强了珠三角内部的经济疏通和对外的物流航运, 更是连接了粤港澳大湾区,内外通达,也将发挥最关键的枢纽价值。
南风窗:这些年,广州的资产泡沫相对于其他的一线城市来说并不严重,你认为主要是什么原因?这会给广州带来什么样的发展优势?
张卫国:广州相对于其他一线城市来说,不仅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是一流的,而且广州这几年的物价水平,尤其是房地产,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涨幅较小,使得生活成本相对比较低,也更吸引跨国公司来。其他城市的经验证明,房价飙升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产业的外迁,想要留住实体经济在客观上必须控制房价的上涨。跨国公司愿意来广州投资经营,证明广州拥有他们所需的基础环境和产业集群,吸引着全球资本和技术配置的核心力量汇聚广州。
如果一个城市拥有强大的实体产业背景,就是有了强大的经济根基,这是广州的优势所在,也是广州打造国际城市品牌的产业资本。
所以说,广州的实体经济基础好,相对来讲也是吸引了部分资金的投资,因此广州完全有机会在新兴实体经济打造中呈现更为独特的亮色。此外,广州市政府也在引导一些产业基金,去撬动社会上的一些资金。
 
打造新兴金融中心
南风窗:2017年开始,广州接连三次入选“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不断上升,最新排名在全球96个城市中位列第28位。下一步,全球金融市场的变局如何,广州又将如何从这些变化中获取发展先机?面对竞争,广州金融发展该如何打好特色牌,打造一个特色化的新兴金融中心?
张卫国:广州要结合自身实体经济的优势,发展特色的产业金融。但实际上,“产业金融”还是一个相对比较低版本,比如说我们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将来可能要占领的制高点是“金融科技”,从“产业金融”到“金融科技”,需要将金融和科技的产业优势,以及人才优势结合起来,它也是契合广州经济产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需要,科技驱动创新。
所以必须要通过金融的科技创新为广州金融业提供强大的驱动力,从而带动金融业迈向金融科技的新时代。近年来,广州金融业发展突飞猛进,具备金融科技发展的先天优势,在金融科技发展和应用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在支持创新活动的开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广州的各个区域都积极投入风投市场的建设中,随着风投市场的开拓,广州的视野也将拓展到更为广袤的区域。2017年,第十九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在广州闭幕,这是论坛在广东举办13年以来,第一次将主办地设在广州。并且自今年起,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将由广州、深圳两市轮流举办。此外,广州是全国最早探索设立政府引导基金的城市之一。
南风窗: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中,广州的“金融中心”该如何与香港差异化发展?
张卫国:我们也在思考,在这样一个相近的区域内,广州的金融中心如何在功能和定位上与香港差异发展,相互促进。综合考虑粤港澳大湾建设的现实基础、国际湾区的发展经验、前沿趋势与动态,构建共生关联、内生高效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创新生态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具体可行的实现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明确广州在构建湾区科技金融创新生态体系中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制定职能,建立穗港科技信贷创新合作平台。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中广州的科技信贷规模及增速全国领先,但其科技信贷主要由普通商业银行90多个科技支行承载,并普遍受限于严格分业经营约束,非银行科技信贷及投贷联动业务较为薄弱;而香港的科技信贷服务具有可贵的国际经验,但缺乏与内地的创新合作渠道,因而穗港科技信贷创新合作平台的发展潜力巨大。粤港澳大湾区当前亟需筹建硅谷银行模式的专业科技银行,并大力促进科技小贷等非银行科技信贷及投贷联动业务的发展。硅谷银行及非银行科技信贷模式的成功,以及国内设立的浦发硅谷银行与浦发银行科技支行之间的“生态服务体系”互动模式对于上海科技金融创新的重大推动作用,对此均提供了佐证。
 
商科人才“培养经”
南风窗:对于一座具有发展欲望的城市来说,创新必须倚重高等教育,请问你认为要怎样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商科人才?
张卫国:商科人才的培养肯定要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我们培养的商科人才,将来就是走向社会的,就要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去。如果说他不了解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和特点,那么就很难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包括现在已经进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所以我们在课程教学方案上也做了一些调整,增加了一些适应现代经济形势和经济发展趋势的课程,比方说大数据的课程、人工智能的课程等。至少现在商科学生必须作为一种知识了解现代经济经营的状况,产业是如何发展的,正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其次,我们增加了与社会企业联合培养的机会,设置一些实践基地,能让商科学生在培养阶段能够到基地上去进行一些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质。
第三,我们要发挥工科背景的特色优势,让商科学生尽可能多了解一些工科学科知识和行业特点,对科学技术有一定的认知,至少在知识结构上体现工科院校的特色。
 
张卫国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负责人,也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作高级研究学者。张卫国教授长期从事金融工程、投资组合与风险管理、金融市场理论及在线决策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国际著名杂志EJOR、INS、IEEE TC等及国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