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4月21日,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本科生第四党支部以及2021级硕士生第二支部开展了集中观影学习活动。本科生第三党支部书记张竞涵、本科生第四党支部书记李林旭及56名学生党员集中观看了电影《望道》,旨在引导广大学生党员重温红色岁月,共同缅怀革命历史,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电影以陈望道先生首译《共产党宣言》为切入点,体现了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爱国爱党爱民、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等品质。该影片生动地刻画了以陈望道为代表的一批青年革命者群像,展现了百年前革命者们在风雨如晦的岁月中为了追寻真理、坚守大道而前赴后继的勇毅与担当。
合影留念
观影后,党员同志们开展交流,分享感想体会并创作了形式多样的观影作品。
此次活动采取了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让广大学生党员与百年前的革命先辈有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学习陈望道等前辈的革命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真正成为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学子。(图、文/本科生第三党支部 本科生第四党支部 2021级硕士生第二支部)
观影心得
《望道》是一部个人传记式的类型片,但却超越了一般意义的类型概念,将“道”的理解与认知推广到更高的理论层面。所弃之“道”,是摒弃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利己主义为核心的歪门邪道,所望之“道”,是崇高的共产主义正道。从善如登,大道虽远,行则将至;改革虽难,做则必成。我们不能忘记,此时此刻的中国,是一代代心怀理想的中国青年呕心沥血,或以笔为刃,或以身为盾,构筑起的以无产阶级利益为核心的文明和谐、公正法治的美好国度。无论我们将来物质生活多么丰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定不能丢,脚踏实地、苦干实干,集中精力办实事的信念必须坚守。
——本科生第三党支部 张恩恺
初见《望道》之名,我脑海里第一个浮现出的就是共产党人陈望道的名字和他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事迹。“望道”一词代表着看见希望,望到道路,也让我感觉到这个名字里所蕴含的希望广大与理想坚定。特别是以电影形式真切地看到了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全部过程后,我更是感慨万千。以现在眼光来看,翻译一本书似乎不是难事,可在当时,对于一穷二白的共产党人来说,他们无时无刻身处于各种困难中,可是无数共产党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硬是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成就了《共产党宣言》的问世,让中国人第一次望到了中国未来的解决之道。望道望道,望见的不仅是国际马克思主义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势传播在中华大地的共产之道,更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披荆斩棘共克时艰走出来的红色之道。
——本科生第三党支部 徐飞
青年观《望道》,望到的是历史的厚重感。影片中,陈望道为了翻译《共产党宣言》,挑灯夜战,废寝忘食,字斟字酌终书写经典译本——无产者!有产者!文字的力量迸发于音调的变化,青年陈望道行所循之志,书有为之书,墨汁当糖的《共产党宣言》译本给予无数革命青年以启发,点燃了一颗颗青春的火苗。作为一名青年,陈望道勇于担当,勇于探索真理,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青年学习。看万山红遍,层林浸染,当望道先生步入人生半途,新中国成立的钟声巍然敲响,回顾那战火动乱的半生,无论时局如何变幻,陈望道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他用一生的坚守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道之所至,可谓乐也。理想的信念令人动容,文字的笔触跨越时空,撼人心弦的巨幕落下,愿每位心中有信仰的青年都能坚守心中所道,走好人生之道。
——本科生第三党支部 刘心宇
名如其人。一个叫陈明融的年轻人,因看清了自己要走的人生之路后,就成了陈望道。他望到的是一条推翻旧社会、建立社会主义、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既望道,向前行。他用一生的光阴践行着、行进着。陈望道是榜样。向他学习,就要坚定地望道前行。百年前,一群人为国家的发展谋求道路,而如今,我们已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这段新征程上,同样需要有望道先生这样的精神。我相信,如果我们这一代共产党员能够像他们一样坚持追望大道,那么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本科生第四党支部 曲荣姗
朝闻道,夕死可矣。百年前,陈望道先生首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通过《望道》这部电影得以展现,里面包含着青年们为救亡图存进行的艰难探索,革命者们对崇高理想的不断追求让我十分动容,这部电影成功塑造了望道先生的高尚形象,通过这部电影,我看到了风雨如晦的岁月中前赴后继的革命者精神,这些故事情节也提醒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通过观看《望道》,我们不仅了解了《共产党宣言》翻译背后的故事,也接触到了百年前的大批知识青年追寻真理、坚守大道、崇高革命精神与信仰的热血故事。看完电影之后,我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变得更加坚定,我们也要学习这种革命精神,为社会创造价值。
——本科生第四党支部 陈珏君
电影中,陈望道先生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误把墨汁当糖水蘸着吃粽子,留下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佳话。在那个动荡的时局,这些“笨拙”的先辈们坚定守候一代人的信仰与热血的精神让我们热泪盈眶。唯信仰与热爱不可辜负,百年前,千千万万个“望道”,披肝沥胆、前仆后继,为中国革命的胜利铺平了道路,百年后,我们不仅要致敬“望道”,更要继承其精神衣钵,敢于斗争,敢于拼搏,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科生第四党支部 桂凌秋
在电影《望道》中,我看到在许久之前的中国,是以陈望道先生为代表的一群青年的觉醒,推动了中国的变革,他们用青春宣言,去追望大道。望道是一个名字,亦是一种信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就是中国共产党百年间为了追求真理,身体力行而留下的脚印,这些脚印所折射出的精神光芒、映照出的信念信仰,值得每一位党员同志学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要走,唯有热爱和信仰不可辜负,太平盛世,我们也应当居安思危,继承先贤之志,望道而行,肩负责任不负使命,在工作和学习中坚持自我,学会独立思考和坚持真理。
——2021级硕士生第二党支部 王毅娜
《望道》讲述了陈望道先生从首译《共产党宣言》、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主持《新青年》编辑工作、筹建复旦新闻馆等一系列的故事。在这过程中展现了青年们为救亡图存进行的艰难探索。这是一个既关乎信仰,也关乎青春的热血故事。“手沾墨水口来尝,信仰味道终觉甜”。陈望道先生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废寝忘食,将母亲送来的粽子沾墨汁吃了,甚至还觉得甜。这时的甜不仅是粽子的甜,更是体会到宣言中包含的真理之后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电影名“望道”所指的,不仅是陈望道,还有一群同时代的“望道者”。在那个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非常年代,无数中华热血青年,为寻求救国救亡的道路,出生入死,追寻革命的真理。电影展现的共产党人望真理、守大道的生动史实,令人肃然起敬。我们要学习陈望道先生对信仰的坚持和对事业的执着,坚定信念,认真学习,踏实工作。
——2021级硕士生第二党支部 沈鑫盈
作品集锦
《望道》手绘作品 本科生第三党支部 王涵
《望道》海报 本科生第四党支部 郭炫枚
望道
本科生第三党支部 刘心宇
醉心译言志不移,
墨汁当糖不觉艰。
风雨动荡守信仰,
百年望道叹艰辛。
破阵子·观《望道》有感
本科生第三党支部 徐飞
难忘鞑虏家国,
满观干戈山河,
五四思潮民众络
宣言图存亦救亡。
译书首要当。
南国望道任重,
夙兴夜寐古房。
舍苦墨甜终不倦,
求真为理思远光。
望道于东方。
破晓
本科生第四党支部 苗天姿
晨曦微破,时空悠悠穿越,
沧桑百载,望道英勇踏仗。
海外求学,开璞探寻真理,
笔墨翻翻,智慧油然流溢,
译介登场,宣言光耀中华。
启蒙闪耀,洒向华夏古土,
勇攀高峰,革命征途未央。
先烈火魂,长存我心之上。
华夏儿女,谱写辉煌篇章。
征道
本科生第四党支部 陈坚文
寻道茫茫,青衫出走东洋
真道炽炽,髓墨品出味甘
守道漉漉,虽千万人亦往
传道漫漫,薪火林立江南
甲子闻道,皓首证道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