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下午,华南理工大学微团课决赛在五山校区清清文理楼108报告厅举行,经过前期激烈角逐,来自教师组和学生组的16位选手进入决赛,学院辅导员张竞涵、硕士研究生王一杰参赛并最终分别斩获教师组、学生组一等奖,占大赛一等奖总数的一半,莫子曦、安思瑞分别荣获教师组、学生组三等奖,王皖佳荣获学生组优秀奖。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

“微团课”见微知著,微而不小。各位参赛选手用“青言青语”阐释党的创新理论,讲述红色故事、发掘优秀典型。选手们精心准备的宣讲内容和富有感染力的表现,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张竞涵微团课的主题是“做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质青年’”,她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引入,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做“新质华工青年”。微团课的最后回顾了华工青年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引导在场师生思考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不必担心山高路远,只要我们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必能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王一杰分享了他作为学校西部计划志愿者投身定点帮扶的故事,号召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播撒“乡村振兴的种子”,勇敢奔赴“希望的田野”,王一杰的讲述生动而真挚,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让大家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无限潜力和美好前景。

比赛虽已落幕,但青春的担当与奋斗永不落幕。青春是中国式现代化最亮丽的底色,新时代的华工学子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决心,挺膺担当,勇立潮头,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贡献着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让我们携手并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继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图、文/学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