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工商管理学院2025年第4期“尽‘管’说”师生面对面交流会在国际校区如期而至。学院党委书记周勤、院长许治、党委副书记陈强、副院长黄嫚丽同研究生代表相聚一堂,共话成长。
课程安排、人工智能、国际交流……同学们围绕这些研究生“热点话题”纷纷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掌声笑声阵阵。与会老师就同学们的疑惑一一回应,做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在人工智能学习话题的讨论中,周勤指出:“比工具使用更重要的是AI思维培养——学会精准提问、解构问题,才是驾驭技术的核心能力。”她告诫同学们,要辩证地看待人工智能,它或许是“研途好伴侣”,切勿把它当“救命稻草”。
对于导学跨校区交流难题,许治现场支招:“线上组会、定期文献汇报都是高效沟通方式。导师不怕‘被打扰’,就怕‘不交流’。”他特别强调,研究生阶段需完成从“给定路径执行者”到“自主探索者”的转变:“跨校区挑战恰是锻炼主动沟通能力的契机!”
针对同学们“课程较多、压力较大”的反馈,黄嫚丽解释道:“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固定,课程门数虽难以大幅调整,但同学们可结合专业方向与导师建议,灵活选择选修课修读学期,合理分配学习节奏。”部分看似“实用性不强”的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底层逻辑构建,黄嫚丽希望同学们以长远视角看待知识积累。
2023级企业管理硕士生陈卫东围绕三个目标分享近两年来学习和工作心得:争当笃行担当“实干家”,投身教育与乡村振兴有成果;争当理论宣讲“青骑兵”,融合党史校史等开展宣讲;争当团学组织“领头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他表示其成长离不开学院支持,未来将带着师长们的殷切期望继续奋斗。
最后,陈强勉励同学们:“研究生阶段是‘试错成本最低的成长黄金期’,希望同学们进一步强化主动沟通意识,用好‘尽管说’师生面对面等交流类平台,有效增强与导师的互动交流,加强与院内外学习科研资源的有效链接。”(图、文/学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