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学院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要使命,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各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近日,由学院举办的“秀中华文韵,扬民族风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评选展示活动顺利落下帷幕。此次活动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民族特色风采为目标,吸引了众多学生积极参与,在学院内掀起了一股文化热潮。

活动自5月30日启动,至6月13日结束,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和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组两个组别。同学们可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参与,通过提交照片或视频展示自身技能。在提交时间内,学院收到了大量符合要求的原创作品,涵盖书法、诗词、音乐、民族服饰、手工艺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创新精神。经过内部评审团的严格评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决出了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组决出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中,一等奖获得者刘晨婧选取《沁园春·祖国颂》为书写内容,此词大气磅礴,字里行间满是对祖国的深情礼赞。

一等奖获得者刘畅以小楷仿写《兰亭集序》,笔笔精致入微,精准还原经典神韵。

一等奖获得者李思齐以行草书创作李白《望庐山瀑布》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笔墨酣畅淋漓,展现出古典诗词的磅礴气势与深远意境。二等奖获得者张寒曦通过手写春节对联,传递出家三代人对传统文化薪火和根脉的坚守。

在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组中,一等奖获得者张浩,在其提交的《土家族特色民族文化》纪录片中,介绍了土家族的西兰卡普、摆手舞和特色美食,展现了土家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一等奖获得者迪丽胡玛尔・莫合塔尔提交的维吾尔族女性传统服饰和《民俗文化街简介》视频,通过展示维吾尔族女性传统服饰和喀什市千年文化古街,呈现出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此次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更激发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特色文化的兴趣与热爱,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民族团结非常重要,我们五十六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通过欣赏这些优秀作品,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仿佛穿越了一场中华文化的时空长廊,读懂了民族交融的文明密码。参与活动的同学纷纷表示,这场文化盛宴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播撒在了大家的心田。未来,学院将继续举办类似活动,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民族团结之根深植于每一位同学的心中。(图、文/学工办)


附件:获奖名单:

           【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组】

      一等奖:张浩、迪丽胡玛尔·莫合塔尔

      二等奖:玛依达·阿米尔、苏丹琪、张嘉桦、赵雅贤、王淑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

      一等奖:刘晨婧,刘畅、李思齐

      二等奖:张寒曦、黄炜、汪珉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