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跨学科协作的创新实践平台,培养兼具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教务处联合创业教育学院于9月21日至27日期间在大学城校区顺利举办设计思维训练营。活动特邀我校设计学院副教授、拥有丰富“设计-技术-商业”跨学科教学研究及实践经验的廖丹老师担任主讲导师,训练营共吸引了来自全校的近300名学生报名,最后遴选来自三个校区、27个院系的50名同学沉浸式参与,开启了一场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链条创新探索之旅。
设计思维训练营现场图
训练营伊始,廖丹老师以“理论筑基—创意启发—设计呈现”为主线,帮助学员系统构建起清晰的学习路径。在理论环节,她深入阐释设计思维的方法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驱动、快速进行原型迭代,并结合生动案例,帮助学员建立思维框架,启发其理解创新本质与流程,同时拓展思维边界。
在创意实践阶段,学员们首先进行了基于用户研究的创意发散训练。各小组以“饮食文化”调研场景为切入点,展开设计探索,并汇报创意思路。通过这一过程,学员逐步培养了从用户需求出发进行问题定义与方案生成的能力。随后,廖丹老师引导学员进入另一项创意训练——卡片联想。她为各组提供80张创意思维联想卡片,帮助大家打破固有框架、开展跨界联想,并在互动中收敛思路、整合方案、凝练设计构想。两种训练方式相辅相成,使学员在问题导向与发散思维之间实现有机结合。通过个人构思、小组陈述与集体决策的层层筛选,最终凝练出兼具创新性与可行性的项目雏形。
在训练营后期,廖丹老师引导学员运用AIGC等前沿设计工具进行方案表达,结合海报、视频与PPT等多元形式完成项目路演。模拟投资环节气氛热烈,学员们手持“800万元模拟资金券”,以投资者身份审慎评估项目价值,并为心仪方案投出“真金白银”,既检验了项目的市场吸引力,也加深了对商业逻辑的理解。
最后,廖丹老师进行总结点评,激励学员将创新想法付诸实践,为这场充实的设计思维探索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学生们普遍表示,本次训练营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拓展了思维边界,掌握了基于用户需求、问题导向的设计思维方法和创新实践流程。通过小组合作、头脑风暴、卡片联想及原型演示等环节,他们学会了如何将创意落地,并在跨专业交流中获得新的视角与灵感启发。训练营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可能性与实践的价值,为未来的学习与项目设计积累了宝贵经验。
据悉,设计思维训练营是教务处联合创业教育学院重点打造的沉浸式创新实践项目。它通过系统化的专业训练,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与实践能力,不仅为我校创新教育生态的升级注入了持续动力,更是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举措。
图文:创业教育学院
编辑:罗炜妍